關註
  □平方
  昨日報載,近日有官員指出,到2012年底,全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結餘7644億元,且近年該基金結餘率多在20%以上,而發達國家結餘比例在10%以下。報道說,一方面是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,另一方面是醫保基金“錢多到花不出去”,醫保基金的管理面臨效率難題。
  如果真的是醫保基金“有錢花不出去”,這意味著其沒有發揮最大效用。國家對醫保基金的原則一直是明確的,即要“以收定支、收支平衡、略有結餘”。醫保基金的管理部門不僅要“管好”醫保基金,還要“用好”醫保基金。
  不過,僅憑上述信息,還難以判斷醫保基金是否真的“有錢花不出去”。目前,我國的醫保基金存在較為明顯的碎片化。一是,統籌層次偏低。多數只做到市級統籌,像廣州這樣醫保比較完善的城市也只是近幾年才實現市級統籌,這意味著總量結餘未必是各地都有結餘,有些地方有結餘,而另一些地方可能收不抵支。二是,多種醫保制度並行。既有繳費高、待遇水平也較高的職工醫保,也有繳費低、待遇水平也低的居民醫保、新農保。結餘部分主要是職工醫保,但它與居民醫保、新農保是不同的醫保制度,不宜拿職工醫保的結餘來提高居民醫保、新農保的待遇水平。
  此外,上述總量信息,也不能從結構上反映醫保基金結餘是否“畸高”。在醫保基金中,既有當期的結餘,也有一些是過去醫保啟動時退休職工參保以及破產企業、困難企業為老職工一次性躉繳的部分,還有一部分是職工個人賬戶。對後兩部分結餘,老職工躉繳的部分目前看是結餘,長期看則是“負債”,不能亂動;職工個人賬戶部分,是個人應付疾病風險的積累,也不能“充公”。
  事實上,醫保基金結餘多了還是少了,是有衡量標準的。早在2009年,人社部出台的《關於進一步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的指導意見》,就要求建立“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運行情況分析和風險預警制度”:除一次性預繳基本醫療保險費外,統籌地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餘原則上應控制在6-9個月平均支付水平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餘超過15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的,為結餘過多狀態,累計結餘低於3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的,為結餘不足狀態。
  可惜,公眾近幾年並未見有關部門公佈過這種分析預警。上述7000多億元的數據,再次加大了公眾對醫保基金結餘是否“畸高”的疑問。目前,醫保基金存在可觀的結餘是事實,老百姓希望能根據結餘情況提高待遇水平、減輕個人負擔的要求也合情合理。如何管好、用好醫保基金,當前有關部門有必要及時用數據作出回應,並應據此集思廣益,讓參保人享受到更多的實惠。
  平方  (原標題:醫保基金結餘是否“畸高”急需釋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xxak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